桃種子休眠原因及解除休眠方法:
桃種子休眠屬于混合休眠類型,引起桃種子休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主要有3個方面:種皮障礙、內果皮障礙和種胚需要后熟。
種皮障礙是引起桃種子休眠的重要因素。種皮抑制桃種子萌發(fā)主要不是機械阻力,也不是透性問題,而是諸如脫落酸(ABA)類的化學抑制物質的作用,去掉種皮的種子可迅速萌發(fā)。陶俊等(1996)用秋香蜜桃去內果皮種子試驗更進一步表明,種皮中ABA極顯著高于種胚,是抑制桃種子萌發(fā)的重要物質,有皮種子的休眠狀態(tài)與ABA有某種關系,而去除種皮的胚可迅速萌發(fā)。
內果皮障礙亦是引起桃種子休眠的另一個重要因素。木質化堅硬致密的內果皮,其機械阻力和對種子吸水的阻礙構成了果皮障礙。Lipe等(1996)對桃種子休眠研究后指出,木質化內果皮的機械阻力是桃種子休眠的重要原因。內果皮阻礙了水分的吸收,從而大大延長休眠時間或低溫層積時間。
桃種子休眠可能還與胚的后熟有關。一些成熟桃種子的胚雖已分化完善,但在適宜條件下即使剝去種皮亦不能萌發(fā)。這類種子一般需低溫與潮濕的條件,經(jīng)過幾周到數(shù)月之后才能完成生理后熟。桃種子在低溫層積處理過程中,ABA類抑制物質的含量隨處理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以至消失,而GA含量不斷上升。
解除桃種子休眠的主要方法為低溫層積處理和生長調節(jié)劑處理。低溫層積處理是目前解除桃種子休眠常用且有效的方法。種子在低溫層積過程中能夠完成種胚成熟,使種子內部發(fā)生一系列生理生化變化,種子吸水力加強,原生質的滲透性提高,不溶性的內含物轉化為可溶性的簡物質,而且使堅硬致密的內果皮松動,胚開始萌發(fā)。對于大多數(shù)落葉果樹種子,0~10℃是打破休眠的有效低溫。桃種子要求的適宜低溫為5℃左右,但不同品種間有差異。低溫層積必須有足夠的時間種子才能萌發(fā)。Chopra(1987)將“ sharbati'”桃種子在8℃下分別層積4周、7周、10周、13周后其萌發(fā)率分別為11.4%、39.6%、64.8%、69.8%,即隨層積時間的延長,萌發(fā)率呈上升趨勢。
生長調節(jié)劑處理是解除桃種子休眠的一種常用方法般認為,用GA和CTK處理桃種子能代替低溫處理打破休眠,并且當桃種子中抑制物質和GA水平都低時,單用GA即可打破休眠;當種子GA水平低,而抑制物質含量高時,種子的休眠則需要GA+CTK才能打破。2.調節(jié)劑解除桃樹休眠方法:
(1)赤霉素 韓明玉(2006)用5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山桃、甘肅桃、毛桃的破殼種子24~48h,其解除桃種子休眠的效果與低溫層積處理效果基本相當。孟新法(1987)將未經(jīng)層積處理的山桃和栽培品種“燕紅”的種子800mg/L的赤霉素處理24h,可以有效地解除休眠。陶俊等(1996)將秋香桃的有皮種子用2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24h,其種子發(fā)芽率與剝除種皮的種子發(fā)芽率相近。王貴元等(2009)研究表明,未經(jīng)過層積處理的毛桃種子,用400~8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24h后,有部分種子發(fā)芽,但種子發(fā)芽率較低,而赤霉素和低溫層積處理相結合,效果則更好,經(jīng)過60~90d層積處理的毛桃種子,再用400~8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24h,則種子發(fā)芽率提高。趙曉光(2006)用4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漬24h后層積15d,能顯著解除山桃種子休眠。
陶俊等(1996)將秋香桃的有皮種子用2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24h,其種子發(fā)芽率與剝除種皮的種子發(fā)芽率相近。王貴元等(2009)研究表明,未經(jīng)過層積處理的毛桃種子,用400~8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24h后,有部分種子發(fā)芽,但種子發(fā)芽率較低,而赤霉素和低溫層積處理相結合,效果則更好,經(jīng)過60~90d層積處理的毛桃種子,再用400~8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處理24h,則種子發(fā)芽率提高。趙曉光(2006)用400mg/L的赤霉素溶液浸漬24h后層積15d,能顯著解除山桃種子休眠。桃樹扦插可分為綠枝扦插和硬枝扦插,綠枝扦插一般生根成活較好。
綠枝扦插不定根產(chǎn)生于韌皮部薄壁細胞。扦插生根受內外因素綜合作用,但插條生理狀況對生根有重要影響,插條中淀粉、可溶糖及IAA的含量是生根的主要作用因子。弦間洋(1989)試驗觀察表明,綠枝插條插后5d,形成層外側由次生韌皮部薄壁細胞分化出初生根原基;插后10~14d產(chǎn)生組織分化的細胞群,即根原基的發(fā)育,而硬枝插條只需7~11d。凌志奮等(1995)發(fā)現(xiàn),桃綠枝扦插,在插條不定根原基形成和分化期,生根部位糖類含量急劇下降,由此表明根的形成需要糖類供應。弦間洋(1989)進一步指出,插穗生根能力的季節(jié)變化不僅與插穗所含還原糖的季節(jié)消長一致,插穗生根能力強時,其內部還原糖與糖類之比值高,內源生長素的含量也高。 在相同的扦插條件下,不同種、品種插條的生根率差異很大。鄭開文(1990采用23個桃品種硬枝扦插,結果大久保、燕紅、和尚帽、崗山白等品種平均生根率達93%,而紅崗、京艷、罐桃14號僅10%~15%,差異顯著;將此23個品種進行綠枝扦插,金童8號、京紅生根率在90%以上,而大久保、罐14生根率為0、桃插條生根在很大程度上受生長調節(jié)劑和糖類供應是否充足所控制。促進插條生根的生長調節(jié)劑主要是除2,4D以外的生長素類物質,其中IBA有效。桃接穗經(jīng)IBA等生長調節(jié)劑處理后,內源生長素(IAA)活性提高,生根輔助物質提前顯示活性。徐繼忠(1986)于秋末采集插條,莖中ABA含量較高,經(jīng)低溫貯藏含量降低;1989年進一步試驗表明,經(jīng)IBA處理的插條,插后4d內源IAA上升,ABA含量持續(xù)下降。顯然,ⅠAA上升是愈傷組織和根原基形成、根突出表皮的必要前提。推測ABA的抑制效應可能與其對α淀粉酶抑制有關,甚至阻礙RNA聚合酶的活性,使DNA至RNA的轉錄不 能正常進行。2.應用生長調節(jié)劑促進桃扦插生根的措施:
(1)吲哚丁酸(IBA) 于5月份,取10~15年生五月鮮、太久保等桃品種的當年新梢做綠枝扦插,長15~20cm,中上部葉片保留,用750~4500mg/L的時哚丁酸速蘸5~10s。插于砂床中,床上蓋塑料棚,并經(jīng)常霧,保持溫度20~30℃空氣相對濕度90%以上,扦插生根率可達80%~90%,生根苗移植露地苗床后成活率達90%以上。崔少平等(1998)于6月上中旬,剪取桃綠枝插條長20cm,保留上部3~4片半葉,經(jīng)500倍多菌靈消毒后,將插條基部雙面反切,形成長約2cm的馬蹄形斜面,用3000mg/L的吲哚丁酸速蘸10s,稍干后在彌霧插床上扦插。結果表明,各種類、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生根,以蟠桃、油桃、甘肅桃等品種生根率較高,新疆桃、豐黃、西伯利亞等品種生根率中等,北農(nóng)早艷、五月鮮品種生根率一般,山桃生根率低。魏書等(1995)用1500mg/L的吲哚丁酸處理朝暉等4個桃品種硬枝10s,其生根率均在80%以上。弦間洋(1989)用25mg/L的吲哚丁酸處理桃硬枝4h,生根率達96.9%。(2)萘乙酸 選擇10~15年生五月鮮、太久保、白鳳、土侖等品種,5月份以15~24cm當年新梢做綠枝扦插,保留中上部葉片,經(jīng)750~1500mg/L的萘乙酸速蘸5~10s后插于砂床中,床上蓋塑料棚,并經(jīng)常噴霧,保持溫度20~30℃C,空氣相對濕度90%以上,扦插生根率達80%~90%。鄭開文等(1984)用桃不同品種作硬枝扦插,用萘乙酸700~1500mg/L速蘸,發(fā)根率為42%~48%。本文章內容整理來源于《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在果樹上的應用》第三版,內容僅供參考。